為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要求,全面推進稅收征管數字化升級和智能化改造,降低征納成本,國家稅務總局建設了全國統一的電子發票服務平臺,24小時在線免費為納稅人提供全面數字化的電子發票(以下簡稱“全電發票”)開具、交付、查驗等服務,實現發票全領域、全環節、全要素電子化。
相應省局金稅四期(全電平臺上線)工作安排,財務資產部積極與神木市稅務局進行溝通,成為神木地區首批次試點納稅人。作為全電發票試點納稅人,自2022年12月28日起,不再使用原稅控發票系統,轉而使用全電發票平臺開具電子或紙質發票。溝通過程中神木市稅務局就電子發票的開具、接收中的要點以及注意事項對相關人員進行了指導,確保公司在2022年12月28日后順利開出全電發票,完成紙質增值稅發票與電子增值稅發票的全面轉換。
全電發票的推廣,給納稅人帶來許多便捷,一是發票開具渠道更多元。電子發票服務平臺全部功能上線后,納稅人不僅可以通過電腦網頁端開具全電發票,還可以通過客戶端、移動端手機App隨時隨地開具全電發票。二是“一站式”服務更便捷。納稅人登錄電子發票服務平臺后,可進行發票開具、交付、查驗以及勾選等系列操作,享受“一站式”服務,無需再登錄多個平臺完成相關操作。三是發票數據應用更廣泛。通過“一戶式”“一人式”發票數據歸集,加強各稅費數據聯動,為實現“一表集成”式稅費申報預填服務奠定數據基礎。四是滿足個性業務需求。全電發票破除特定格式要求,增加了XML的數據電文格式便利交付,同時保留PDF、OFD等格式,降低發票使用成本,提升納稅人用票的便利度和獲得感。全電發票樣式根據不同業務進行差異化展示,為納稅人提供更優質的個性化服務。
全電發票的數字化和智能化,不是一個簡單地將業務內容轉化為電子數據的過程,而是要求能夠真正發揮出數據的價值,真正將數據變成能獲益的資產。全電發票的應用為公司帶來了更加集中和齊全的電子化信息,但是這些信息能否發揮數據資產價值依賴于公司的數據管理能力,面對稅務機關愈加精準和細致的稅收優惠政策,公司稅控管理需要利用掌握的數據資產和大數據分析技巧實現智能稅收籌劃,這對納稅人的財稅管理能力提出了更大難度的挑戰。
公司財務資產部更加重視內控與合規問題,多維度風險評估,從多個角度設置風險控制點和監控方案,對公司經營、財務、稅務等多個方面設立數據監測、異常警示、問題溯因、跟蹤反饋,用積極的態度與措施提升企業稅務合規程度,實現企業稅務風險動態監控。
此次稅務改革,是由傳統紙質發票轉向電子化信息化的過程,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能夠參與此次試點工作,也是地方稅務部門對公司財務工作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