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公司在智慧化礦井建設的大背景下緊抓安全生產,安全形勢不斷向好。安全監察部通過不斷壓實安全監管主體責任、改善工作模式、引進新技術、新設備助力礦井安全生產。
完善體制機制,壓實部門監管責任
安全監察部認真組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靈活地運用在安全管理各個方面,完善了安全監察部的機制體制、明確了安全監管重點、加強了部門人員的監督管理職責。另外,為保障井下的安全生產工作,部門特制定管理人員入井管理辦法,嚴格落實管理人員帶班制度,深入現場排查不安全行為,有效防止了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
現場作業人員是安全管控的重中之重。為了提高職工的自我保安能力,安全監察部牽頭、各單位配合針對不同崗位,重新修訂了全礦井、各崗位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崗位操作流程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并嚴格按照《公司年度培訓教育計劃》對公司所有人員進行應急救援技能及自救互救的培訓,使從業人員都能強化安全防范意識、掌握安全生產知識,干安全事、做安全人。
工作模式轉型,提高安全管理效率
“我們部門嚴禁出現有頭無尾的工作,自己負責的事不要留下尾巴,要堅決杜絕‘寬松軟’的干事創業模式”。安全監察部部長張艷軍給大家說。今年以來,安全監察部嚴格執行“誰檢查、誰簽字、誰負責”的問題導向機制,緊抓安全生產的“脈搏”,加大氣力搞好日常安全的監督檢查工作,力爭不打折扣、不留死角。
另外,部門每旬定期安排人員對涉及到安全生產的工作區域、場所、崗位、作業人員等情況進行安全大檢查、大排查,為的是及時發現隱患、查找不足,從而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達到隱患“閉環”管理。
新體系、新設備引進,增強職工安全感
如何降低井下從業人員的數量、尤其是高危地點的人員數量,一直成了該部門人員的“心病”。直到“千眼視頻”的引進給大家帶來了希望。該部門在井口和井下5212綜采工作面、2-2煤南部膠運巷連采掘進工作面、5-2煤二盤區水倉、4-2輔助運輸斜巷等五個地點,安裝了攝像機18個,聲光報警裝置9臺,實現了預警提醒和聯動控制功能,減少崗位作業人員,及時對可能發生危險的行為進行安全提醒、遠程控制,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該部門牢固樹立“安全風險管控不到位就是事故”的理念,始終將安全風險管控挺在最前。從而引進了“NOSA安健環風險管理體系”,按照各元素創建工作的主要業務,將75個元素劃分給固定責任人,不斷提高安健環風險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和遏制了各類事故發生。這些先進體系、設備的引進,大大增強了職工的安全感、幸福感。
安全是企業發展永恒的話題,抓好安全就需要我們與時俱進、不斷探索去找尋最適合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模式。